陈曼生十八式紫砂壶是中国紫砂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陈曼生,本名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浙江钱塘人,是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被誉为“西泠八家”之一。他在嘉庆年间担任溧阳县令期间,对紫砂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与杨彭年兄妹合作,共同创制了多款独特的紫砂壶,这些作品后来被称为“曼生壶”或“曼生十八式”。
曼生十八式的由来
陈曼生在任溧阳知县时,结识了宜兴的制壶高手杨彭年及其妹妹杨凤年,两人合作设计并制作了一系列具有文人气息的紫砂壶。曼生不仅负责壶型的设计,还亲自题写铭文于壶上,融入文学、书法和篆刻等艺术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人壶风格。这种结合使得每把壶不仅是一件实用器皿,更成为一件艺术品。
曼生十八式的具体内容
关于“曼生十八式”具体指的是哪些壶型,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定论。不过根据一些文献记载以及专家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列举出部分常见的壶型:
1. 石铫提梁壶:铭文为“挑之制,传之工;自我作,非周种。” 2. 汲直壶:铭文为“苦而旨,直其体,公孙丞相甘如醴。” 3. 却月壶:铭文为“月满则亏,置之座右,以为我规。” 4. 横云壶:铭文为“此云之腴,餐之不瘤,列仙之儒。” 5. 百纳壶:铭文为“勿轻短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 6. 合欢壶:铭文为“蠲念去渴,眉寿无割。” 7. 春胜壶:铭文为“宜春日,强饮吉。” 8. 古春壶:铭文为“春何供,供茶事;谁云者,两丫髻。” 9. 饮虹壶:铭文为“光熊熊,气若虹;朝阊阖,乘清风。” 10. 瓜形式壶:铭文为“饮之吉,瓠瓜无匹。” 11. 葫芦壶:铭文为“作葫芦画,悦亲戚之情话。” 12. 天鸡壶:铭文为“天鸡鸣,宝露盈。” 13. 合斗壶:铭文为“北斗高,南斗下;银河泻,阑干挂。” 14. 圆珠壶:铭文为“如瓜镇心,以涤烦襟。” 15. 乳鼎壶:铭文为“乳泉霏雪,沁我吟颊。” 16. 镜瓦壶:铭文为“鉴取水,瓦承泽;泉源源,润无极。” 17. 棋夜壶:铭文为“帘深月回,敲棋斗茗,器无差等。” 18. 方壶:铭文为“内清明,外直方,吾与尔偕臧。”
除了上述十八式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传世的曼生壶式样,例如井栏壶、钿盒壶、覆斗壶等,它们同样体现了曼生壶简洁明快、富有文人气质的特点。
曼生壶的艺术价值
曼生壶以其独特的设计思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紫砂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体现了制作者高超的工艺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阶层对生活美学的追求。每一把曼生壶都不仅仅是泡茶的工具,更是承载着创作者情感与智慧的艺术品。如今,曼生壶已成为收藏界炙手可热的对象,受到众多爱好者的追捧。
转载请注明:紫砂壶专业知识分享 » 茶与紫砂 » 陈曼生十八式紫砂壶大全紫砂壶
壶涂大侠【紫砂鉴定评估专家】
江苏宜兴人,头条专业认证收藏家也是紫砂文玩类鉴定评估专家;
服务壶友15000+,链接制壶人5000+;可帮忙看壶,可帮忙挑壶、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