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远是清朝著名的紫砂壶制作大师,他的作品收藏价值非常高,但市面上有许多仿制品。那么,如何辨别陈鸣远紫砂壶的真伪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方法。
从壶的亮色和质感上观察。真正的陈鸣远紫砂壶体重、色紫,因为长期为人手抚摸,表面会呈现出汕润的光亮。这种光亮是自然形成的,与壶身泥料的质地和年代久远的使用痕迹有关。相比之下,新制的紫砂壶质地较为疏松,颜色偏黄,光亮程度较低。陈鸣远壶的老泥制作显得沉着、安静,有“紫玉金砂”的感觉,而新泥制壶则显得浮躁。
这让我想到款识的重要性。陈鸣远与当时的文人学士交往甚密,具备相当的文化素养,因此其作品款识要么儒雅含蓄,要么简洁朴素。若是遇到“逸趣”之类的题款,则必须警惕,这样过于直露的款识,更符合现代人口吻,而非陈鸣远的风格。刻款书法方面,陈鸣远的书法历代评价颇高,“雅健”而“有晋唐风格”。
印章也是鉴别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印章的复制并不难,甚至可以乱真。所以,印章作为依据之一,还必须结合其他因素做综合分析。比如,后人可能在自己的作品上使用前人的真印章,或者有偿供别人使用。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点,那就是颜色。年代久远的紫砂器,因手泽摩揩、茶叶亮润而发出黯然之光,或具有自然的茶垢和污迹。而赝品为了追求“旧”的效果,有的用颜料、油类涂抹,有的将新壶表面处理后浸在浓茶甚至人工配制色汁中,使新壶快速上色,充作老壶。这类赝品,只要仔细观察,都不难识破。
再来看署名格式。紫砂器制作者的署名多为“某某某”、“某某某制”,在紫砂器上刻图画或刻款的刻工多署“某某某刻”。陈鸣远款后署名常见“鸣远”、“陈远”、“鸣远仿”等,未见“陈鸣远镌”之例。若是藏品上出现“陈鸣远镌”之类的说法,多半为假。
关于出水孔数,民国以前,出水孔一直是独孔,以后才逐步出现了多眼网孔;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仿自日本的向壶内凸起的半球形网孔。如果遇到一把印章为陈鸣远的古壶,而出水孔呈网眼状,则不必再分辨其印章真假,仅凭出水孔形状便可断定此壶之伪。
最后,了解器型的基本知识对初入紫砂壶收藏之门的人来说,在鉴别上还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面对古壶,不能仅凭外观武断下结论。唯有从壶的时代背景、造型、落款等诸方面仔细辨认,才不易受骗上当。鉴别陈鸣远紫砂壶的真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细心观察和研究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转载请注明:紫砂壶专业知识分享 » 茶与紫砂 » 教你如何辨别陈鸣远紫砂壶的真伪
壶涂大侠【紫砂鉴定评估专家】
江苏宜兴人,头条专业认证收藏家也是紫砂文玩类鉴定评估专家;
服务壶友15000+,链接制壶人5000+;可帮忙看壶,可帮忙挑壶、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