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与陶瓷虽同属陶艺家族,但它们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从工艺到性能,以下是紫砂与陶瓷的三大核心差异。
首先说原料的区别。紫砂是一种含铁量高、泥分子结构为页片状组合的可塑性强的陶土,性质介于一般陶土与瓷土之间,烧成温度为1180度左右。而景德镇瓷器所用的瓷土则主要是高岭土,含长石石英,烧成温度在1300度以上。这个长石石英烧成温度对于陶瓷器来说很重要。紫砂土得山川之灵气,是罕有的珍贵资源。虽然安徽的寿县、山东的博山、广东的潮州,都有类似的泥料,但以色泽的古朴典雅,质地的经久耐用,以宜兴紫砂为最佳。这让我想到紫砂亦称"五色土",是陶的一种。紫砂土相对陶土而言氧化铁含量较高,呈紫红色或浅紫色,因而得名紫砂。优质的原料,自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茶具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制作工艺的不同。宜兴紫砂是用特定的工具以打坯成型的方式来制作,而景德镇瓷器则是以轱辘手工拉坯后修坯的方式成型。至于宜兴会用打坯方式成型,这与陶土颗粒分子的结构有关。现代的外国陶艺家受瓷器制作和原料本身的影响,制陶时大都采用徒手拉坯成型和注浆成型。紫砂泥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加配其他黏性或脊性原料就能单独成陶。成品陶中有双重气孔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壶口壶盖配合紧密,减少混有黄曲霉菌等霉菌的空气流入,相对推迟茶叶变质发馊的时间,因此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茶叶的色香味。
最后是性能上的差异。紫砂壶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这是由于紫砂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气孔微细密度高,具有较强的吸附力。在紫砂土的成分中,含有石英、黏土、云母等单一矿与团粒之间的链状气孔,以及团粒内部的微细气孔。一种气孔是原始团粒在烧制成型过程中形成的空隙,另一种气孔是由内部各种矿物在烧成作用下因收缩不一致而形成许多椭圆形和不规则的微细气孔,主要以闭口的形式存在,这样的结构被称为双重气孔。这种双重气孔的特殊构造,使得紫砂器皿能够吸收茶之香味,透气而不渗水。据测定紫砂茶壶的吸水率在1.6%~7.05%之间。而施釉的瓷质茶壶,则没有这种特性。另外紫砂传热缓慢,不炙手。放在文火上烧煮不易烧裂。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点,紫砂陶器被用作烹煮和冲茶品茗的首选器皿在中国已有 1000多年的历史,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历来为文人雅士所爱。
转载请注明:紫砂壶专业知识分享 » 茶与紫砂 » 从工艺到性能,紫砂与陶瓷的三大核心差异
壶涂大侠【紫砂鉴定评估专家】
江苏宜兴人,头条专业认证收藏家也是紫砂文玩类鉴定评估专家;
服务壶友15000+,链接制壶人5000+;可帮忙看壶,可帮忙挑壶、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