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工艺一厂的底款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特点。初期的时候,底款设计比较简单,主要是“宜兴紫砂工艺一厂”或者“宜兴紫砂厂”的字样,再加上“制作”、“出品”这样的字眼,整体看起来比较简陋,字体也不够精致。
到了60年代,底款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一时期的紫砂壶底款,除了常见的标识之外,可能还会有一些特别的设计元素加入其中。
80年代时,紫砂一厂的底款更是独具特色。那时候不仅有“中国陶瓷工艺品北京展销会”、“宜兴市第一届陶艺展览”这样具有纪念意义的标识,还出现了像“方形底款”、“排书式底款”等个性化的风格。
从这些不同时期的底款中可以看出,宜兴紫砂工艺一厂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使得每一段历史时期的紫砂壶都拥有独特的印记。这让我想到,如果你收藏了一把带有特定时期底款的紫砂壶,实际上就等于收藏了一段关于紫砂工艺发展的历史。了解这些底款的变化对于鉴别紫砂壶的真伪和价值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点,那就是在文革期间,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很多紫砂壶底部仅印有“中国宜兴”的印章,偶见作者名款,但即便如此,这一时期的紫砂壶因为泥质优良、色泽纯正以及制技水准高而备受藏家珍视。
转载请注明:紫砂壶专业知识分享 » 茶与紫砂 » 宜兴紫砂工艺一厂各时期底款
壶涂大侠【紫砂鉴定评估专家】
江苏宜兴人,头条专业认证收藏家也是紫砂文玩类鉴定评估专家;
服务壶友15000+,链接制壶人5000+;可帮忙看壶,可帮忙挑壶、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