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鉴定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活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泥料胎土
紫砂壶之所以珍贵,首先在于其独特的紫砂泥料。正宗紫砂泥由石英、云母及天然黏土混合而成,富含铁元素,这赋予了紫砂壶独特的色泽与透气性。在鉴别时,可以观察壶身颜色是否自然,有无人工着色痕迹。同时,轻轻敲击壶身,听其声音是否略带浑厚,这也是紫砂泥特有的声音特征。真正好的泥料做的壶一眼看去颜色纯正、颗粒均匀,无杂质、瑕疵。用开水注入壶中能使壶的泥色变深,这叫显色性。颜色变化越大、泥质越好可养性就越大,只有纯正好泥质才能养出婴儿肌肤般的细腻手感。
器形风格
紫砂壶的造型是最能体现其时代精神的鉴定要素之一。明代至今,紫砂壶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犷到精细的发展过程。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砂壶就有不同的造型特点及艺术风格。例如,明代的紫砂壶造型多以方形、圆形、筋囊式为主,线条简约,壶体偏大,平实质朴,给人一种雅拙的感觉。清代初期的紫砂壶则出现了专供宫廷皇家使用的精工细琢的宫廷壶,多以自然形与几何形为主。另有一些民间实用型壶类,壶形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珑。
工艺手法
紫砂壶制作分全手工壶、半手工半模具壶、挡坯壶以及手拉坯壶,同等条件下价位依次递减。全手工壶从工艺角度看分打身筒和镶身筒,圆壶都是打身筒的工艺,方壶则是利用镶身筒的方法,这两种是紫砂壶独有的成型工艺。全手工壶线条灵活,有张力,在线条周围有鼓胀感,在壶身内壁把手处可摸到手工接片略微突出的痕迹。半手工壶延续了全手工的特点,但造型相对呆板,张力不足。
功能效用
紫砂壶的功能美也是评价其优劣的重要标准。一把好的紫砂壶应该具备美好的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实用功能。所谓形象结构,是指壶的嘴、把、盖、钮、脚,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精湛的技艺,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容积和重量的恰当,壶把的便于执握,壶的周圆和缝,壶嘴的出水流畅。
这让我想到,紫砂壶的文化在于其全手工的捏制之美。要看其线条、比例好不好,是否流畅,有没有气韵。好的紫砂壶,应该有神韵,应该有美学上的各种名目,如拙朴、端严、华丽、大气等,好的紫砂壶是材质、工艺、造型、内涵的完美统一。
断代也是一个重要的鉴定内容。紫砂壶的形状、款识、泥质和技艺等,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可以从一些重要特征入手进行鉴别。如早期紫砂壶以实用为主,装饰为次,故其壶型拙朴大方,略无花巧,茶壶出水处常为单孔。随着紫砂壶装饰作用的增强,壶型日趋文巧。民国以前的壶,在泥料中一般不会添加氧化剂,因此壶色都是自然形成的。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识别制作者号。主要通过制作者标示的署款来识别,其署名特点至关重要。紫砂壶与书画艺术作品一样,鉴定真伪要依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如对紫砂工艺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各时代紫砂壶造型特征、壶式演变及泥料特点的知识,历代著名艺人的艺术风格、技艺特长以及印款,还要知晓制壶工艺技巧、方法、各个环节上的要求等等。
壶涂大侠【紫砂鉴定评估专家】
江苏宜兴人,头条专业认证收藏家也是紫砂文玩类鉴定评估专家;
服务壶友15000+,链接制壶人5000+;可帮忙看壶,可帮忙挑壶、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