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多年,在与宜兴紫砂的接触中,我慢慢体会到这个行业其实有着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其中职称评定制度就是一个值得讲讲的事例。
一、职称的本意与现实差距
职称评定本意在于鼓励技术进步,树立行业标杆。但实际操作中,许多不当之处值得关注:
1. 门槛过高,把许多民间高手拒之门外。这些老艺人可能学历不高,但技艺卓绝,对传承发展很有贡献。现制度无法体现他们的价值,实属遗憾。
2. 考评标准单一,过于强调理论成分,而忽视了实际制作能力。坊间传闻考题泄露等现象屡见不鲜,与考核本意相违背。
3. 费用高昂,甚至连本科文凭都要重新“购买”,对许多基层艺人造成沉重经济负担。
4. 评选不统一,各种机构鱼龙混杂,乱象丛生。
二、职称与价格并不能划等号
高职称匠人的作品很自然的与高价格、高身价联系在一起,已成为一个默认的“定律”。但这种价格机制值得思考:
1. 职称无法真实反映一个人的技艺水平。民间高手很多,他们的作品价格却受职称限制。
2. 高职称也不保证作品质量。“枪手代工”等现象屡见不鲜,消费者从职称寻求品质保障是不可靠的。
3. 以职称论价扭曲了消费选择。人们更看重一个虚名,而非作品本身的品质优劣。
三、解决之道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1. 整顿考评制度,优化考核标准,使之更注重实际技能。取消各种不合理费用与条件,给更多艺人机会。
2. 消费者重视作品而非职称。职称只是锦上添花,真正决定一个作品价值的,是它的质量与气韵。
3. 加强行业自律。行业协会应制定公正规范的考评办法,淘汰各种不正之风。
4. 培育技艺,传承经验。不应过分看重职称,而要关注民间艺人的传统工艺技能,并予以表彰与保护。
5. 增强道德自觉。每个从业者都应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坚守专业精神与道德底线,维护行业声誉。
我认为,一个行业的生态环境,需要每个行业成员共同维护与完善,紫砂职称评定也应该与时俱进适当调整了。
【温馨提示】本文中的配图为手工紫砂壶,敬请鉴赏!
转载请注明:紫砂壶专业知识分享 » 宜兴紫砂壶 » 宜兴紫砂行业职称评定制度值得关注
壶涂大侠【紫砂鉴定评估专家】
江苏宜兴人,头条专业认证收藏家也是紫砂文玩类鉴定评估专家;
服务壶友15000+,链接制壶人5000+;可帮忙看壶,可帮忙挑壶、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