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1946年对顾景舟来说,是一个命运的重要节点。
那个时局动荡不安的年代,他接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任——为全国农民银行制作100把大亨仿鼓壶。今天的我们,仿佛可以透过时光的帷幕,回顾当时的情节。
当时,江苏的省会仍在镇江,徐祖纯的牵线搭桥,使得顾景舟得以接下制作100把大亨仿鼓壶的项目。
为何选择做这100把大亨仿鼓壶呢?不仅是经济的考虑,更有艺术追求的驱动。作为家中长子的顾景舟,始终承载着家庭的重担,同时他又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加深对大亨仿古的理解。
按照徐秀棠的回忆,周志禄要求使用汪宝根的壶型作为样板,而这种“捺底式”设计,给了壶一个柔和的轮廓。与市场上那些多为“平底式”的壶相比,这种底部向上凸起的设计,赋予了壶更好的手感和视觉体验。这也是顾景舟的一次尝试,他试图在仿制中寻找到自我的表达。
时间紧迫,一个月的交货期让顾景舟不得不加快节奏。他和搭档沈孝鹿通力合作,在每个深夜,埋头苦干,只为将一把把完美的壶送出。每个细节,都是艺术与匠心的结晶。徐祖纯也积极参与其中,他负责壶上的装饰和书法,找来了吴同构进行书写,使得这些壶不仅在工艺上精湛,更在文化底蕴上得到了提升。
每把壶的底款印有顾景舟的印章和“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字样,这不仅仅是一句签名,更像是一种艺术的宣言。他向所有人证明,真正的艺术需要追求与热爱。这样的组合,在紫砂的历史上极为罕见,每一把壶的制作都如同是一次艺术的洗礼,令整个行业为之瞩目。
他通过这100把壶的实践,不仅仿制了邵大亨的风格,更是将其融入了自己的理解。正是这样的尝试,为后来“顾氏仿鼓”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不可否认的是,顾景舟在紫砂艺术领域留下的影响是深远的。那一个月的密集工作,无疑塑造了他对制作流程的科学理解,甚至可以说,形成了一种可以传承的工艺规范。每当他坐到泥凳上时,他所展现出的,不仅是手工艺的精湛,更是紫砂文化的100次致敬。
转载请注明:个人分享紫砂壶知识 » 宜兴紫砂壶 » 顾景舟大师的仿古壶为什么做的好?
壶涂大侠【紫砂鉴定评估专家】
江苏宜兴人,头条专业认证收藏家也是紫砂文玩类鉴定评估专家;
服务壶友15000+,链接制壶人5000+;可帮忙看壶,可帮忙挑壶、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