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作为一种独特的陶瓷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使得其制成的紫砂壶在养壶过程中会发生与其他陶瓷器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会令品茶者倍感兴趣和神往,也使紫砂壶成为中国茶文化中一件独具魅力的工艺品。那紫砂壶的养壶原理究竟为何?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紫砂泥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主要含有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氧化物,还含有少量氧化镁、氧化锰、氧化钾、氧化钠等。这些元素化合后形成的矿物主要有石英、黏土、云母和赤铁矿等。它们并非松散混合,而是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共同构成紫砂泥这个物质整体。正如作家巴金先生所言,“社会就是人,人就是社会,二者缺一不可。社会由人组成,人要在社会环境中生活”。紫砂泥也是由不同成分按照固定配方混合制成,任何一种成分的失衡都会破坏它的整体平衡。
经过1100-1250°C高温烧制,紫砂器的气孔率会介于普通陶土和瓷器之间,内部出现大量的团聚体。这可能正像人的成长一样,经历过痛苦的酵造后,才获得稳定内敛的性情。紫砂器不易溶于水,吸水率低,这可能与人的性格有异曲同工之处。
我们在养壶过程中,无论是用茶水淋洗,还是用湿巾擦拭,实际上都是在加速壶体的热传导,使其里外发生变化。这一点颇似我们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思想的交融碰撞,使双方都发生微妙的变化。从物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分子间能量传递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需要在理性和情感上有火花式的碰撞,才能使生命之光照亮彼此。
当茶水与紫砂壶接触时,两者间存在温度差,会发生热扩散现象。这就像初见一个人时,互不了解,但只要有接触和交流,就会打开心扉,相互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茶水中的茶油分子会慢慢渗入紫砂器坚硬内敛的表面,软化其性情。这很像人际关系需要耐心、温柔与包容,方能化解对方内心的防备,建立深厚的感情。时间越久,交流越多,彼此便越能透过外在表象,触动内心。
采用不同的制作方法,会使紫砂器的养壶效果各有差异。传统的手工练泥法就像父母亲自教导孩子,目数少但破坏小,能慢慢培养壶的特性。现代的机械化生产虽高效,但目数多,对壶体冲击大,不利于养壶。为弥补缺陷,多采用调砂、拼配等方法人为增加疏松度。
养壶的真谛不在于急功近利的狂泡强行养成,而应当在静中慢变,与壶产生未言語的情感,方能让时间洗涤壶的旧我,开启新生。 一位茶人曾感叹道:我尝过天下数百壶,觉得越是名壶,越是不可言传,不能以方法论培育,只在不知不觉中开悟,如君子之德,发而后光。
转载请注明:个人分享紫砂壶知识 » 紫砂泥料 » 紫砂壶利于泡茶的物理基础
壶涂大侠【紫砂鉴定评估专家】
江苏宜兴人,头条专业认证收藏家也是紫砂文玩类鉴定评估专家;
服务壶友15000+,链接制壶人5000+;可帮忙看壶,可帮忙挑壶、找人;